中國人講的伏天,是一年中最熱的一段時間,暑氣傷人,要注意防范。夏至日在內(nèi),數(shù)到第二十天,就是頭伏第一天;今年頭伏今天開始。三十天之后還沒到立秋節(jié)氣,那中伏就應(yīng)該延長,是二十天,整個伏天是四十天,今年恰好是這樣的。
伏天的“伏”是邪伏的意思,“風、寒、暑、濕、燥、火”都能侵害人致病,三伏天暑邪不知不覺潛伏進人體,降低人的免疫力,一待秋涼,冬寒,感冒、咳嗽、肺氣腫、關(guān)節(jié)炎等疾病就會頻發(fā)。防病于未然,當前就要注意盡量不讓暑邪侵害;老人、孩童要特別在意,年輕的朋友也不能掉以輕心。
“小有所勞,以求其壽”,避免激烈運動,游泳、散步、五禽戲、太極拳為宜;避開午時、烈日,選擇早晨、傍晚。不熬夜,午睡時間不要過長。飲熱茶或白開水,盡量少用冷飲,尤其是不能暴飲涼啤酒,酸梅湯、綠豆湯也不宜放在冰箱鎮(zhèn)。吃酸甜的果疏,忌辛辣。新鮮雞、鴨、魚、瘦肉適當用,以補充暑熱的消耗。
慎用空調(diào)、電風扇,多用折扇、蒲扇,取自然風。大汗淋漓,用溫水擦,再用溫水沖,切不可冷水澆淋,或猛然投入泳池中。
總之,暑熱令人發(fā)悶,難受,不能求一時痛快而速解;痛快,痛快,圖快,而反“痛”!